中国三分之一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下面的数字显示:随着日本新住宅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比例增加,此趋势推动了日本的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我们预计:这一比例在2012年增长10%,并在2013年上升至近15%。

基因库

日本太阳能光伏市场正在不断变化。在这些案例中,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则变成了房屋贷款。直到现在,日本的专业太阳能公司依然很少。参与到屋顶光伏系统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商包括:(1)Sekisui Home:2011年,该公司建设的77.9%的独立住宅都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或燃料电池。2011年家庭改造老旧屋顶光伏系统发电成本为543日圆/瓦特(6.93USD/W),对于初始安装家庭的安装价格为472日圆/瓦特(6.02USD/W)。

和欧美市场相比起来,日本市场的销售和分销渠道更复杂。很多开发商在开发项目时就把光伏发电系统和房地产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新技术以及韩华与Crystal Solar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成为如何继续削减传统的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成本的典范。

在太阳能光伏电池中,这些硅片是最昂贵的组成部分。采用这种方法的话,我们就不必选定一种技术,他说,我们可以遍览创业公司正在研发的技术,并选出最佳的。这种技术在制造过程中浪费的硅要比传统工艺少,而且大幅度减少了制造硅片所需的设备,因此有潜力把硅片的成本降低一半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压力最大,其债券价格也大幅低于面值,企业有破产风险。

据,尚德电力决定暂停无锡地区部分电池工厂的生产,这次电池产能调整涉及的员工约1500人。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是兼并重组。

基因库

韩华同时还需要承担马来西亚工厂8.5亿林吉特的负债。光伏企业已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冷遇。虽然英利不会降薪裁员,但我们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非常理解那样做的企业,这也是应对危机的一种办法。在英利总部了解到,虽然英利宣称不裁员降薪,也正在控制产量。

但不止一家大型光伏企业的高层人士表示,与前几年扩充产能、拓展市场不一样,现在大家都收缩战线,将仅存的资金投入到风险最低的地方。中国的产能已经达到了50GW60GW,而全球的需求只有25GW30GW。找不到源头活水,自然要靠减员增效。尽管如此,一直以严格成本管理有别于其他光伏企业的英利总体情况尚可,尚未考虑用裁员降薪的手段来削减财务成本。

不少企业资不抵债了,现在不是收购的好时机。尚未公布二季报的尚德电力,一季度末的现金为4.74亿美元,短期借款为15.75亿美元。

基因库

8月27日,韩华与Q-Cells的破产管理人达成协议,以555亿韩元的价格收购Q-Cells的德国总公司和马来西亚工厂。Hartmann建议中国公司参照韩华案例,抓住机会收购欧美破产倒闭的光伏企业以获取先进技术和工艺。

第一起是一季度的中海油收购阿特斯太阳能(NASDAQ:CSIQ)。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在1左右是健康的)。此后,江西铜业等省属国企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联合托管赛维的消息一度盛传。光伏企业已没有太多议价能力,现在是我们主动的时候。更严重的是,从中国光伏企业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来看,企业捱过行业寒冬的前景不容乐观。我预计大约60%70%的生产企业要关闭,尤其是那些产能小于10万千瓦的、不具有规模经济的公司。

英利的一位高层人士坦言,英利在股市上已基本丧失融资能力,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目前尚能提供贷款,但未来如何不好说。在融资无门又无法和债权人达成协议的情况下,Q-Cells于今年4月2日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

对外出口遇阻,对内价格战惨烈,中国光伏行业已陷入普遍的财务困境。今年以来国内外的三起收购,都印证了这一趋势。

截至2012年6月30日,赛维LDK有现金2.962亿美元,短期借款则高达24.3亿美元;天合光能现金6.6亿美元,短期借款为7.34亿美元;英利绿色能源有现金和限制性现金共8.8亿美元,短期借款13亿美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光伏企业员工数以万计,一旦破产会加大地方政府的就业压力。

科尔尼咨询公司合伙人BernhardHartmann甚至认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与2008年底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很有关系。近日,光伏中概股2012财年二季报相继公布。彼时阿特斯市值1.48亿美元,仅是高峰期的十分之一。通过省属国企将其国有化,不失为一个折中办法。

顺应保增长的号召,地方政府也各自利用地方财政平台,大力扶持光伏组件企业,使其产能在2009年、2010年迅速膨胀。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眼前的巨额亏损和资金链紧张,或许是比欧盟反倾销更迫在眉睫的难关。

而且除了天合光能,主要光伏企业的速动比率都低于1.0,尚德电力和赛维LDK更是低于0.5(速动比率是业内常用的一个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即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经济不景气的持续、欧美国家的补贴减少,导致在建的以及筹备的光伏项目都在削减,这加剧了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的产能过剩。

在业内人士看来,阿特斯能被中海油看上颇让人羡慕,大部分光伏企业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尚德电力尚未出二季报,但预计二季度毛利率为负10%。

众多券商对光伏企业的偿债能力表示怀疑。上述英利高层人士表示。英利原定2012年出货量为2GW(200万千瓦),在上半年完成近1.2GW的情况下,公司将放慢生产步伐,致力于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工作。那样做的企业名单已越来越长。

央企中海油向媒体透露正和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商议收购阿特斯,但没多久即被瞿否认。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产能是全球需求的两倍,兼并重组是唯一出路,洗牌者很可能是光伏行业之外的企业。

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年建立起来的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而这些产能绝大部分仰仗国外市场消化,但国外的市场需求也是由当地的补贴政策驱动的。国金证券甚至认为光伏行业目前处于底部洗牌期,不排除一线企业退出市场的可能性。

第三起是韩国企业韩华化学收购德国企业Q-Cells。因此,重组很可能是由光伏行业之外的企业发起。